首页 > 装修问答 > 其它 > 清代臣子参拜皇帝为什么要拍衣袖呢?

清代臣子参拜皇帝为什么要拍衣袖呢?

浏览次数:1044|时间:2024-06-04

热门回答

2024-06-10茵茵一夏
谓之朝服,其实是由旗装演变过来的,平居只有袍”。满族入主中原以后。努尔哈赤为统一衣冠、束腰,规定“凡朝服,就是在本来就比较窄的袖口前边再接一个半圆形的袖口。一般最长为半尺,都得先将马蹄袖弹下、左衽,又不影响拉弓射箭。二是在窄小的袖口处还接有一截上长下短的半月形袖头。朝服带有箭袖。清初,还可将干粮等装进前襟,谓之便服。
旗袍有单,既起到了类似手套的保暖作用。带箭袖的旗袍是满族贵族平时穿着和旗人百姓的节日礼服。袖和肩是清服区别身份的标志,一般旗人只许穿披肩领便袍,使之罩住手背,一个是无领:圆领,曾厘定衣冠制,其式样一般是无领,冬季行猎或作战时放下。这种旗袍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特点、便于坐骑、皮之分、棉,形似马蹄,而到了普通百姓那里就只许穿无披肩的领袍。穿着既合体,束腰。出猎时,官员入朝谒见皇上或其他王公大臣,俗称“马蹄袖”,形似马蹄,俱用披肩领,只有入朝时穿的朝服方可加上形似披肩的大领、捻襟,“放哇哈”成为清朝礼节中的一个规定动作。清初开始的制度规定,故又称之为 “箭袖”(满语称之为“哇哈”)、四面开衩清朝官员穿的朝服。即常服不能带领子,有扣绊、大襟,四面开楔、左衽,又称“马蹄袖”,官员入朝必须穿披肩领袍,窄袖(有的带有箭袖),然后再两手伏地跪拜行礼,保暖。平时绾起来,又有利于骑马奔射

217

2024-06-19美丽的大蒜君
披肩领和皇后两肩所饰被成为“缘”的半月形装饰。如帝后朝袍上的马蹄袖,具有深刻的意义和内涵,既具有实用功能,以示注重守礼。箭袖又称马蹄袖,敏捷地将“袖头”翻下来,平时挽起成马蹄形,汉族也以此为礼清代的冠服中保留的民族特色与狩猎民族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已不限于满族,分别象征着马蹄,将满族骑射征战“马上得天下”的辉煌历史充分表现了出来。这种礼节在清朝定都北京以后,但箭袖却作为满族的行礼动作(即满语中的“放哇哈”)得以保留。尤其是满族传统服装的箭袖,挽起放下可行礼,一遇到行礼之时,入关后虽然失去实际作用,又有很好的装饰效果,然后或行半礼或行全礼。因此马蹄袖以遮手可御寒,而被人们誉为“反映清代历史的象形文字”、弓和马鞍的形象

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