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攻略 > 放眼全球 永武缙五金产业集群大合唱

放眼全球 永武缙五金产业集群大合唱

2024-06-05

导读:【放眼全球 永武缙五金产业集群大合唱】放眼全球 永武缙五金产业集群大合唱 《永武缙五金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实施方案》是三地经济形成大合唱、促进大发展、实现互利共赢的规划。该方案的实施,是我们三地政府的一件大喜事,必将有利于有效整合三个县市的要 ...

放眼全球 永武缙五金产业集群大合唱

《永武缙五金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实施方案》是三地经济形成大合唱、促进大发展、实现互利共赢的规划。该方案的实施,是我们三地政府的一件大喜事,必将有利于有效整合三个县市的要素资源,完善产业内和产业间的专业化分工体系,对培育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和创新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提升五金产业集群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永康、武义、缙云三地实行联席会议,并以章程的形式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不仅是三地政府间合作机制的创新,也是加快永武缙五金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方案实施的有力保障。

经过多年发展,永武缙五金产业集群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具有一定国际市场地位的五金产品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在众多行业中,汽车摩托车整车及配件、休闲运动车、金属安全门、电动工具、金属冶炼压延、不锈钢制品、小家电和衡器等在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

永武缙三地地域相近,人缘相亲,自古以来交往频繁,联系密切,三方合作具有坚实的基础。借助三地联席会议这个平台,今后三地在金融、物流、交通、规划、产业布局等领域进行广泛合作,强化三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政策一体化,实现资金、货物、信息等要素顺畅、合理、高效地流动,全面推进永武缙三地紧密合作,共赢发展。

作为在永武缙五金产业集群处于核心地位的永康,将按照《十二五规划》和《永武缙五金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的要求,紧紧围绕制造业、服务业及城市化的重点项目,优化工业园区布局,加快基地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为永武缙五金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提供优质服务,努力完成从小五金向大五金、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从永康制造向永康创造转变,以转型升级的丰硕成果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武义县是传统农业县,上世纪90年代末,武义才真正开始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利用与永康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的优势,积极构筑'投资洼地'、'服务高地',积极承接永康企业,特别是吸收一些小企业前来投资创业。在形成一定的工业经济发展环境氛围后,武义又把招商引资的触角延伸到温州、宁波、上海等地,吸引与本地产业具有较强配套关联性的外地企业逐步汇聚,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块状经济。

武义块状经济中最具规模优势的就是五金产业。目前,主要有黑色金属压延加工、有色金属压延加工、金属制品、通用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等6个行业,集聚生产企业5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50家。此外,'大五金'汽摩配产业具有一定优势,集聚了170家生产企业。

在发展中,武义五金产业具有一些较为明显的薄弱环节。诸如企业规模偏小,内部管理落后;产品科技水平含量不高;产品知名度较低,市场主导权缺乏;本地的创业创新意识有待提高。

武义县委、县政府一直努力构建一个有利于工业发展的,良好的政策和服务环境,并把五金产业作为区域重点优势产业加以扶持,出台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近年来,武义五金产业各企业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中国驰名商标13只、中国名牌产品1只。

永康、武义、缙云三地五金产业具有无法分割、优势互补的特点,省经信委牵头制定的集群五金产业发展规划,有助于进一步整合资源,促进三地五金产业的融合与差异化发展,推动传统产业集群向现代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

资源共享,互利共赢。永武缙五金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方案的正式启动实施,标志着永武缙五金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必将有力地推动三地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缙云县以五金产品生产为核心,延伸并发展壮大了新材料、工模具、带锯床、特色机械等新型金属材料和装备制造产业,形成了县域特色明显的产业体系。全县共有各类五金生产企业12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35家,产值超亿元企业45家、超10亿元3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研发中心12个,2家企业列入了全省146家重点工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培育名单。

面对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缙云县将全面启动永武缙五金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带锯床和特色机械装备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加快启动缙云(中国)机械装备城建设,以国际化视野,以全球市场为目标,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整合提升的高度,从工业化、城市化、生态化、市场化互动的角度,对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工作进行整体谋划,坚持'起点要高、功能要全、配套要齐'的原则,建立产品展示、交易、信息、物流等服务中心,努力打造具有国内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机械装备制造中心和贸易中心。我们还将根据产业发展导向和区域产业优势,着眼于五金上游产业链,大力培育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完善工业扶持发展政策,突出扶优扶强,鼓励科技创新,支持重组联合,培育一批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壮大一批优势互补配套企业,发展一批科技创新示范企业,成熟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努力把缙云打造成永武缙五金工具制造中心材料供应基地。

在'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的滚滚浪潮中,缙云工业园区50平方公里和壶镇10平方公里的五金产业发展平台蓄势待发。缙云必将在'天下五金'的发展进程中书写浓墨重彩!

永康概况

永康位于浙江省中部,古称丽州,置县始于公元245年,相传孙权之母到此进香祈求'永葆安康'而得名。1992年10月撤县设市。地理特征为'七山一水二分田',属浙东低山丘陵盆地,总面积1049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36.5平方公里。现有户籍人口56.5万,外来人口30余万,辖11镇、3街道和经济开发区、城西新区。从2001年开始,连续跻身全国百强县前50名,先后被评为全国广播电视先进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市、全国科普示范市和省文明卫生城市、省教育强市、省科技强市。

五金产业闻名全国,拥有汽车摩托车整车及其配件、休闲运动车(电动自行车)、金属安全门、金属冶炼压延、电动工具等支柱行业、1万多种五金产品,100多种产品销量在全国前三位。中国科技五金城是国内最大的五金专业市场之一,年市场成交额300多亿元,荣获'改革开放30年中国浙江十大功勋市场'称号。从1996年开始每年举办一届中国五金博览会。'永康五金'被评为浙江区域名牌,获'中国五金商标品牌基地'称号,现有中国驰名商标50只,中国名牌产品7个,浙江省著名商标48件,浙江名牌产品44只。

武义概况

武义县地处浙江中部,总面积1577平方公里,总人口48万,其中户籍人口33.47万,辖8个建制镇、7个乡、3个街道。近十年来,武义县围绕'东北部地区机声隆隆,中部地区车水马龙,西南部山区满目葱茏'的区域发展布局,通过招商引资、工业园区建设、下山脱贫等重点工作,提升工业化,推进城市化,加快农业产业化,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

把'工业强县'作为推进科学发展的主战略来抓,加强工业平台建设,做好招商引资文章,实施科技强工、品牌强工战略,积极培育文旅休闲、五金机械、汽摩配等优势产业,工业经济总量快速冲到全省26个欠发达地区的第二位。目前,全县工业区开发面积20.2平方公里,区内企业1300多家,先后被命名为中国旅游休闲产品出口基地、中国文教用品生产基地和中国电动工具制造业基地。

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着力做大做强有机茶、优质稻米、畜禽产品、高山蔬菜、食用菌、优质水果、蚕桑等七大特色优势产业。先后被评为'中国有机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和'浙江省茶叶强县','武阳春雨'茶是浙江省十大名茶。

近年来,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得到了很好的落实,是浙江省教育强县。

缙云概况

缙云县始建于唐武周万岁登丰元年(公元696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建县历史。县域面积1503平方公里,人口45万,辖8镇8乡和2个农村管理处。缙云县地处温州、台州、金华、衢州四大板块交接的金三角地带,拥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产业基础。缙云是'中国麻鸭之乡'、中国最大的带锯床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环形荧光灯生产基地、永武缙五金工具制造中心材料供应基地。缙云山水风光秀丽,生态环境良好,为省级旅游强县和省级生态县;境内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国家4A级旅游区、全国摄影创作基地和浙江省十佳休闲度假胜地。缙云还是省级教育强县,素有'耕读传家'的传统,被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誉为'中下经济、中上教育'。

近年来,缙云县落实'项目是第一政绩、工业是第一经济、民生是第一保障、改革是第一动力、稳定是第一责任'的工作理念,努力推进集约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特色发展、惠民发展,实现壮大总量与转型升级同步推进、新型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同步推进、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同步推进、加快发展与改善民生同步推进、改革创新与稳定和谐同步推进,积极探索符合缙云实际的科学发展道路。